(0086)10-62806052 62809712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7号楼2层
X
中国改革与发展系列课题研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国改革与发展系列课题研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中国改革与发展课题组2015年在中央党校就“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课题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展开深入研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欧阳进,财政部政策研究室巡视员汪义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孔泾源,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党组书记霍学文,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全国政协第十一、十二届委员会委员陈志列,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鲜祖德,全国人大常委会财政经济委员会调研室主任陈继宁等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

针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问题,专家们从产业结构、供给侧、需求侧这三个角度分别进行了阐述。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经济主导产业将由过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选择在于由要素扩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型发展模式。实施创新驱动,一方面是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其核心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FP)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具有决定性意义;另一方面是要夯实效率驱动。我国经济发展要实现创新驱动持续发力,需要通过效率改善来支撑。效率改善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进负面清单管理,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打破行业垄断,成为更有效、更有为的政府。深度挖掘“制度红利”和“改革红利”,通过制度、政策和机构改革引致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可持续的中高速经济增长。

从供给侧角度看,今后增长的新动力主要在于提高要素供给质量和促进要素优化配置。要推进供给侧的制度改革创新,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战略。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将会产生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全新的平台、产业和形态,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微观层面要开放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和自贸区建设,解决市场准入门槛、制度供给问题,深入研究对内对外各领域开放准入的体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宏观层面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杠杆率过高和流动性过多的问题,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以结构对称、比例合理的方式实现有机结合。

从需求侧角度看,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后,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下降,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包含两方面: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强大引擎,将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动力。城镇化的实质是人口结构调整,城镇化可以激发农村人口的消费,释放农村劳动力和土地的巨大潜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投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扩大外需。要推进区域发展战略,构建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建设、自贸区建设,激发经济的增长潜力,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新图像-600.jpg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要摆脱过去的动力结构,寻找新的动力源。曾经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增长动力正在消退,而创新驱动、改革、互联网+、新型城镇化、区域发展战略等正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接下来课题组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一步深入研究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返回
  • 姓名
    性别
  • 工作单位
    职务
  • 电话
    传真
  • 单位地址
    社会职务
    E-mail
提交